首页 资讯 正文

文明新坐标②丨新邵县人民法院:以文明为笔 法治为墨 绘文明新画卷

体育正文 48 0

文明新坐标②丨新邵县人民法院:以文明为笔 法治为墨 绘文明新画卷

文明新坐标②丨新邵县人民法院:以文明为笔 法治为墨 绘文明新画卷

新邵法院党员干警在红军长征在芷江(zhǐjiāng)陈列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。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戴瑾昕 通讯员 孙咏梅 王慧慧 邵阳报道(bàodào) 近日(jìnrì),全国(quánguó)(quánguó)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,湖南省(shěng)新邵县人民法院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。这是继“全国优秀法院”“全国模范法院”“省文明卫生单位”“省文明单位”等荣誉后,新邵法院再添殊荣。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,是对新邵县人民法院坚持文明(wénmíng)创建的高度肯定。近年来,新邵县人民法院以“文明”为笔,将文明创建深度(shēndù)融入审判执行主责主业,以文明涵养法治,以法治护航文明,绘就了一幅法治力量与(yǔ)文明风尚(fēngshàng)交相辉映的崭新画卷。 党建引领 擦亮(cāliàng)文明底色 文明的厚度,决定发展(fāzhǎn)的高度。锚定“全国文明单位”目标,新邵(xīnshào)法院坚持“全院一盘棋、人人共参与”,将文明创建深度融入年度工作与部门绩效考评,形成党组领导、部门协同、全员响应(xiǎngyìng)的创建格局。 “公正司法的前提是廉洁司法!”在今年初的党风廉政建设(jiànshè)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上,院党组态度鲜明。近年来,该院以党建为(wèi)引领,抓党建、带队(dàiduì)建、促审判、树新风。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,通过专题党课、主题党日、廉政教育(jiàoyù)等载体,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、作风建设强化年等活动,筑牢干警思想根基,深化(shēnhuà)党风廉政建设。其党建工作获省高院认可,成为全省十家基层法院党建工作联系点(liánxìdiǎn)之一(zhīyī);院团支部被推荐为“全国五四红旗(hóngqí)团支部”(已公示)。 走进党建长廊,“全国模范法官”卿艳、“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”李文(lǐwén)平等先进典型事迹(shìjì)熠熠生辉,成为激励干警践行文明(wénmíng)的生动教材。 新邵法院(fǎyuàn)在村落开展巡回审判。 巡回(xúnhuí)审判 延伸服务触角 横幅一展,国徽高悬(gāoxuán)。几张桌椅(zhuōyǐ),在农家院落、田间地头,瞬间(shùnjiān)就搭起一座庄严的“流动法庭”。这正是新邵县人民法院践行“司法(sīfǎ)为民”、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生动实践。法官们跋山涉水,把法庭“搬”到群众家门口,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洒向乡村的每个角落。 邻里纠纷往往剪不断理还乱。新邵县某村的刘某与何家兄弟(xiōngdì),就因屋前一条(yītiáo)人行小路、一段共用车行道以及排水渠的使用权闹得不可开交。一方要求拆墙移井,另一方则要对方清淤(qīngyū)通渠。两家互不相让,矛盾激化到(dào)了法院。 “这类纠纷在(zài)农村很典型,判得再好,不如让乡亲们当面看个明白、心服口服。”承办法官(fǎguān)道出了选择(xuǎnzé)巡回审判的初衷。为了真正实现“审理一案、教育一片(yīpiàn)”的效果,法官决定把法庭“搬”到村里去。开庭前,法官早已顶着日头(rìtou),把争议的小路、围墙、沙井、水渠走了个遍,摸清了来龙去脉。庭审后(hòu),法官没急着下判,而是趁热打铁,现场组织调解(tiáojiě)。“都是老邻居了,抬头不见低头见,争一时之气,不如想想以后怎么和气相处?”法官一番法理交融、情理相通的劝导,如同春风化雨。最终,两家人摒弃前嫌,握手言和,当场(dāngchǎng)达成(dáchéng)了调解协议。 “砌墙堵路、断人排水,既不合法规也伤了(le)和(hé)气!老话说得好,远亲不如近邻。有矛盾,先找村里评评理,乡里乡亲商量着办,实在(shízài)不行再找法院,莫让小事伤了多年的(de)情分!”结合刚审结的案子,法官给旁听的村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。乡亲们听得频频点头。 为打通(dǎtōng)司法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新邵法院(fǎyuàn)将巡回法庭“搬”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(dìfāng)。从土地权属到家长里短,只要群众有需求,法庭就能在身边“开庭”。2024年(nián)以来,新邵法院共开展巡回审判30余场次。同时,该法院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,联合(liánhé)乡党委政府建立巨口铺(pù)矛盾纠纷(jiūfēn)调处化解中心,巧借“新乡贤”力量担任陪审员、调解员,并设立“法官咨询日”,零距离为群众解纷释惑。2024年以来,该中心就地化解纠纷200余起。 新邵县人民法院开展“同心护蕾 法治(fǎzhì)护航”活动。 同心护蕾(hùlěi) 守护健康成长 “法槌敲响的那一刻,我深深感受到了法庭的庄严。法律是公正的守护者,我们从小(cóngxiǎo)就要敬畏(jìngwèi)它。” 在新邵法院少年家事法庭,体验完“小法官”角色的学生(xuéshēng)深有感触。 “六一”前夕,新邵(xīnshào)法院举办开放日活动,邀请多所小学学生走进(zǒujìn)法院。参观诉讼服务、审判执行场所,了解案件流程;参与模拟法庭,沉浸式(shì)感受司法威严;旁听真实涉毒案件庭审,接受禁毒警示教育;聆听法治课,学习防范校园欺凌、家暴及正确处理矛盾的知识……形式多样的活动,在孩子们(men)心中播撒(bōsǎ)下法治的种子。 在“请进来(qǐngjìnlái)”的同时,“同心护蕾”行动更积极(jījí)“走(zǒu)出去”。近年来,该(gāi)法院联合县教育局、妇联,选派业务骨干组成宣讲团,深入全县中小学,为学生及家长开设专题法治教育课,创新方式提升师生和家长的法律素养及自护能力。 近年(nián)来,新邵法院(fǎyuàn)持续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,一方面(yìfāngmiàn)扎实开展“利剑护蕾”专项行动,充分发挥审判职能,依法公正高效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,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治(fǎzhì)和社会环境。另一方面,注重延伸司法职能。比如(bǐrú),在案件审理中发现某知名短视频APP存在内容审核不严、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问题,于2024年5月向(xiàng)该平台发出司法建议(jiànyì),推动其加强内容管理、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。该建议获(huò)省高院通报表扬,为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空间贡献了司法智慧。 新邵法院法官深入现场(xiànchǎng)实地查看办理非法采矿案件。 聚力共建,拓展文明(wénmíng)之域 “采矿期间,景区这块黄土(huángtǔ)飞扬,如今已是绿意盎然!”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白(bái)水洞工作人员欣喜(xīnxǐ)地说道。2015年11月起,某采石场在该景区一角非法采矿,严重破坏生态环境。新邵法院受理此案后高度重视,迅速成立(chénglì)合议庭审理。 “环境污染案件不能一判了(le)之,必须落实府院联动,构建(gòujiàn)长效机制,守护绿水青山。”该院党组书记、院长陈健在审委会上说道。判决生效后,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文明社会风尚,法院立即向(xiàng)县(xiàn)自然资源局(jú)发出涵盖源头管控、日常监督、生态修复(xiūfù)等7个方面的司法(sīfǎ)建议,并将该建议抄送至县政府。同时,联合县人大常委会、公安、检察、自然资源等部门,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修复回访机制,定期跟踪景区生态恢复情况。 单丝不成线,独木不成林。近年来,新邵法院坚持能动履职,积极延伸审判职能,凝聚各方力量(lìliàng)(liàng)共建文明。联动普法(pǔfǎ)(pǔfǎ)树新风;联合县委宣传部(xuānchuánbù)挂牌成立新邵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法治宣传教育基地,每年开展法院开放日、送法六进等活动200余场次,通过(tōngguò)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讲好(hǎo)法院故事(gùshì),10余篇典型案例被湖南高院微信公众号采纳宣传,阅读量破万,将法治精神、文明理念浇灌到群众心中。搭建平台解民忧;特邀政协委员设立“诉前调解(tiáojiě)委员工作室”,将诉前调解与法治宣传深度(shēndù)融合。工作室成立以来(yǐlái),参与调解民商事案件420余起,成功率超60%,开展普法活动50余次,获评“湖南省示范性委员工作室”。志愿行动践初心;配合团县委成立5支志愿者服务队,84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无偿献血、义务植树、环境整治(zhěngzhì)、普法宣传一线,用点滴行动传递司法温暖,擦亮文明底色。 文明新坐标①丨新邵县坪上镇清水村:文明新风拂山野 振兴画卷(huàjuàn)展(zhǎn)新颜
文明新坐标②丨新邵县人民法院:以文明为笔 法治为墨 绘文明新画卷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